本身為律師的杜國汶(Graham Turl)於2007年「轉行」加入貝萊德,翌年雷曼兄弟倒閉,引發環球金融市場震盪。貝萊德於2009年收購了Barclays Global Investors,躍升成為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目前管理接近5萬億美元資產。
杜國汶擁有英國及香港執業律師資格,於2002年來港加入一間國際律師事務所,提供企業事務、監管及稅務意見。「我本科讀歷史的,很喜歡寫作和辯證,後來再進修法律,在當律師一段時間,及花大部分時間在起草已談妥的交易文件後,我希望能夠較多參與交易前期事宜,於是選擇直接投身金融業。」他目前擔任董事總經理及亞太區總法律顧問。
「現時的投資者不滿足於個別產品,而是尋求整套解決方案。」
在主動式管理的互惠基金以外,交易所買賣基金(ETF)的選擇也越來越多,他不諱言市場發展日新月異,客戶近年不滿足於個別投資產品,而是希望獲得整套的投資解決方案。時至今日,他們追求結合主動和被動式基金,甚至加入另類投資的理財方案。
此外,杜國汶認同科技會帶來「破壞性影響」(Disruptive Influence)。他指出,香港雖然是一個中介主導的市場,銀行擁有強大的分銷渠道,包括基金等投資產品,「但當你看千禧世代或年青人,他們不想有太多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只想坐在梳化,用智能手機處理事情,有多少人親身去銀行分行?科技是決定成功的關鍵。」
對於機械人顧問對資產管理業的影響,他認同科技發展得很快,但無法完全取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即使科技提升是資產管理行業發展的關鍵,但人際交流實無可避免。
Graham的打拼心得
1. 用時間累積經驗
「剛加入公司的年輕人,會期望被分派優質的工作。他們不明白有些技能和知識,是需要時間去磨練,然後才有機會接觸有趣的任務。另外,態度和操守很重要,讀書叻不是最重要,保持用功和態度正確,會讓你走得更遠。」
2. 爭取工作體驗
「我希望大學生有些兼職或暑期工經驗,不用跟金融業有關的,在露營地方打工,或在酒吧工作也好,多些與人溝通,已是踏上金融服務業階梯的第一步。我要的不是最好的學業成績,而是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懂得橫向思考。」
3. 開拓世界視野
「不要告訴我,你在兩個月的暑假裡,什麼都沒做過,即使去旅行,也是擴闊世界視野的一種活動。美國總統選舉、英國脫離歐盟都很貼身的,因為我們住在地球村,思維必須全球化。來自不同國家的同事有不同的想法,在工作上卻有同一目標。」
個人簡歷:
BA degree in History,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K
Post Graduate Legal Qualification, Guildford College of Law, UK
工作經驗:
加入貝萊德前,於國際律師事務所Linklaters在港出任投資管理小組主管。後參與香港投資基金公會、香港金融發展局及亞洲證券業與金融市場協會(ASIFMA)等業界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