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是社會的氧氣,沒有保險,社會會停止運作。員工能安坐辦公室工作,因為大廈已買了第三者保險,僱主也買了勞工保險;市民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駕車,因為他們買了汽車保險。保費也會用作推動基建投資和社會發展等,我個人十分認同保險的理念,每名從業員也應該認同。」入行逾30年、在港「領軍」達1.6萬人的容佳明說。
容佳明於1985年入行,最初由保險代理做起,兩年後由前線轉到Back Room工作,涉獵過產品設計、市場推廣、員工培訓、內部行政等崗位,他認為全面性是其事業發展的關鍵。而業內還有許多其他機會,譬如客戶服務、核保、理賠、精算、資訊科技、人力資源等,供年輕人參與其中。
「你想平庸抑或高飛?」
「公司有Vision Statement,而每個人亦都應該有,為自己怎樣Live your life定下目標,你想平庸抑或高飛?想住淺水灣抑或柴灣?想開心抑或不開心?全部都是個人的選擇。」他說該公司願景之一是為股東創造價值,「在Vision Statement指引下,Top Line(收入)谷到好大,如果無錢賺,亦即是沒有用。」
他回想1980年代香港保險市場,與今天存在很大分別。「當年的保險產品較簡單,譬如身故賠償保險,客人期滿無事,便取回保費和當中的儲蓄成份,港人對保險的認知和要求也不高。」
「市民不是考慮買或不買,而是想跟哪位從業員買。」
「現在市民對保險的認受性大大提高了,不再是考慮買或不買,而是跟哪間公司買?或跟誰買?近年保險產品非常多元化,譬如危疾、醫療、投資相連等,可能是教育基金或退休年金等,對從業員的知識及監管要求也高了,對業界發展是好事。」
近年內地客保單保費高速增長,容佳明認為相關業務未來繼續穩定向好,主要由於香港的保險理財產品多元化、法制完善、從業員具備專業資格、理賠效率高,對其他地區人士相當吸引。本地保險市場較小,然而過去10年發展特別快,主要是受惠於中、港融合。他維持對市場的前景持正面看法。
4大面試貼士
在投身保險業前,容佳明提醒年輕人要問自己4個問題,亦是他在面試時,喜歡問應徵者的4個問題:
1. 你是否認同保險產品?
「若你從事銷售工作,為什麼不去賣車,而選擇賣保險?為什麼選擇保險公司而不是銀行?我們常說每張保單背後都有崇高的意義,因為無人能挽回已發生的事情,但保單可以提供經濟支援,讓持有人在公共醫療以外有其他選擇。」
2. 你是否認同公司的理念?
「市場上有許多保險公司,為什麼你對我們感興趣?你對我們有多了解?我希望彼此是合拍的,不是在入職後,大家才發現並不同步。公司和員工的理念應該一致,若一間公司比較安逸,員工個人比較進取,兩者較難走下去。」
3. 你有什麼Vision?
「你對人生有什麼要求?有些人容易滿足於現狀,願意長時間停留在一個位置;但有些人對自己有要求,希望晉升得快。對自己沒有要求的人,工作態度也較不積極。」
4. 你對公司有什麼價值?
「你個人的強項(Edge)是什麼?能夠為公司作出多大的貢獻?若你的價值高於公司當時給你的回報,公司當然會十分重視你,因此要不時自我檢討和增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