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作為卓越的國際金融中心,其資本市場在過去取得了驕人成就。在穩健的監管以及誠信的市場下,投資者的權益受到保障,為全球投資者開拓通往中國內地的投資大門。完善的基礎設施、高效的交易及結算機制,以及深厚的市場深度,成為其成功基石。匯集著多元化的金融產品,包括股票、債券、衍生品及交易所買賣基金(ETF) ,廣納廣大投資者參與活躍交易。市場以透明公開、高效運作為特色,並得到適度的資源支持,增強了國內外投資者信心。此一系列條件促進市場持續擴張、繁榮發展。與此同時,香港的韌性、靈活性及精準的資本分配,也令其能抵御各種挑戰,鞏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一個有效的資本市場需要整合各種元素,不僅要簡化交易,還要建立良好市場監管。其中,印花稅在香港証券交易機制中發揮舉足輕重的作用,同時也是香港政府納稅的基本財政政策工具,即透過對各種法律文件徵收的一種稅項。在香港,轉讓任何香港證券的成交單據均須繳納印花稅,這直接影響到證券交易的成本,因而對香港金融市場有著可見的影響。然而,儘管金融市場環境多變,1981 年制定的《印花稅條例》及其行政程序卻卻尚未全面檢討,以反映證券市場的發展變化。
政府近年宣佈降低印花稅稅率,並向部分交易推出電子印花服務,雖然該等舉措展現了向現代化邁進的態度,但無法完全滿足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亦未能充分解決現有框架中存在的問題。徵收印花稅影響著證券市場上的各種活動,特別是證券借用及借出、證券抵押品、中介功能、證券經銷業務及印花稅的電子支付。
業內人士強烈認為,金融產品及服務迭代升級,交易慣例推陳出新,證券交易量不斷增加,而現行法律架構及行政程序未與之同步邁進。法律規定與市場慣例步調不一,會影響香港證券市場參與者的營運效率。
有鑒於此,香港需採取務實方針,把印花稅法例更新及現代化,以穩固香港資本市場的競爭力及與國際標準接軌。更新印花稅法例的工作對彌合現行法律規定與金融市場之間的、簡化合規程序及打造富有創新精神及適應能力的香港金融業十分關鍵。
有見及此,香港金融發展局(金發局)成立由業界專家組成的專項工作小組,負責收集市場反饋,及制定政策建議,供政府和公眾持份者考慮。
本報告依託該等專家見解,從三大方面,概述更新香港印花稅法例的整體框架。該等針對性措施的放矢,改善營運效率的問題,降低行政成本,減少與現有人工流程相關的營運風險,從而鞏固香港作為全球領先金融中心的地位,不會對印花稅收入產生重大影響。
香港金融發展局收集閣下提供的個人資料,以便為您提供本局的服務。當您提供聯絡資料、勾選方框以及點擊「遞交」按鈕,即表示您已閱讀並明白及同意本局的私隱政策。請詳細閱讀及了解您擁有個人資料保密之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