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全球化,这个世界变得细小了,而『一带一路』更为年轻人打开另一扇门,有更多机会去探索这个世界。」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主席马时亨说,最近到过哈萨克斯坦和缅甸仰光,见到许多年轻人和发展机会,他认为香港大学生要准备前往一些『不为人熟悉』的地方工作,甚至在当地生活和发展事业。
马时亨也曾长期在海外打拼,他于1973年港大毕业后加入美国大通银行,及后被派驻纽约、多伦多及伦敦等地,后来移居加拿大,从事证券工作,直至1990年才回流香港。他不讳言,年轻时在异地工作遇过不少挫折,但庆幸自己未言放弃,更引用英国前首相邱吉尔的一句话「Success is the ability to go from one failure to another with no loss of enthusiasm.」。
「所有技术性问题我都答不上,但最后仍获得聘用。」
马时亨勉励大学生和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刚投身社会工作时,要作好三大准备,「首先,你必须要非常努力,工作时间不再是『9至5』,而是『5至9』;第二,年轻人要有创意,多思考如何善用周遭的新事物。」
「第三,年轻人现在有的机会,绝对比我毕业时多,但他们更要力争上游,对工作要充满热诚,亦要周身刀、张张利。」
至于有何面试贴士,他先娓娓道来自己大学毕业后的故事,「当时我去(大通)银行见工,所有技术性问题我都答不上,但最后仍获得聘用,为什么?因为在面试时,我表现出对那个岗位的无比兴趣,同时如实告诉他们自己不懂的地方。」
「人际沟通技巧是成功的关键。」
「我会建议年轻人在面试前做足准备功夫,了解应聘的岗位和公司背景,展示岗位所需的技能,不一定是技术方面的,而是要表现愿意学习的态度和沟通技巧,显示个人足以胜任。」他认为,时下社交媒体和其他创新科技,或多或少削弱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因此他尤其看重年轻人的沟通及交际能力。
马时亨的职业生涯中,过半时间跟金融服务业有关,包括2002年起出任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过去40多年来,我一直都很勤力,特别是努力学习如何与别人一起共事,超卓的人际技巧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成败。此外,要以身作则,你不能总是只叫别人做,自己却翘起双手。」一个出色的领袖,关键都总离不开待人处世之道。
马时亨自2016年出任香港铁路有限公司非执行主席。此外,他现为富卫集团独立非执行董事及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公司董事。
他曾任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及 Hutchison Port Holdings Management Pte. Limited独立非执行董事,以及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及中粮集团有限公司外部董事。
在2002年与2007年间,他担任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在2007年至2008年间,他出任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