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都是香港市场基础设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沟通香港与中国内地金融市场的有效渠道。最近几周新推出的两项举措,为新的资产类别(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利率互换产品)开通了跨境准入渠道,从而进一步加强了上述市场准入渠道的联通功能。
7月4日推出的ETF互联互通(ETF Connect)将ETF纳入了沪港通和深港通的交易证券范围内。使用债券通“北向通”的国际投资者现在可以通过香港,针对在上海和深圳上市的83只ETF进行交易。其中包括追踪市场指数的产品,以及追踪特定行业的产品。
将 ETF 纳入沪港通、深港通意义重大,将有助于满足亚太区对这些证券的强劲需求。在截至 2021 年的五年中,亚太区 ETF 持有的资产从 2016 年底的1260 亿美元飙升至 5600 亿美元。香港市场尤其多元化:在香港有 130 只 ETF 在本地上市,日均成交额达 64 亿港元(8.2 亿美元)。通过扩大投资者群体,ETF互联互通(ETF Connect)将促进该类资产在香港和中国内地的增长。
Connect系列的另一个主要发展是互换通(Swap Connect)的发布。这是一个新的互通渠道,将首次允许境外投资者通过香港和中国内地市场的基础设施,来交易中国境内银行间金融衍生品。该渠道预计将在六个月后推出,最初将为利率互换产品(IRS )提供北向渠道,后期还可能会添加一些其他风险管理产品。
互换通(Swap Connect)推出后,将为固定收益投资者提供可用于管理利率波动敞口的工具,从而与债券通形成互补关系。互换通(Swap Connect)不但能促进香港和中国内地衍生品市场的发展,而且将巩固香港作为风险管理中心的地位。
综合来看,ETF互联互通(ETF Connect)以及互换通(Swap Connect)的推出表明,香港与中国内地之间的互通渠道在不断发展,资产覆盖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但除了准入渠道本身之外,香港自身也具有多种优势,对于那些想在中国境内探索机会的国际投资者、以及那些希望增加离岸资产敞口的内地投资者而言,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香港的第一个独特优势是其作为全球领先的离岸人民币枢纽的角色。香港本地存款超过 8,000 亿元人民币(1,025 亿美元),且全球 73.6% 的离岸人民币支付在香港处理,这意味着在香港,人民币供应充足,投资者较容易获得人民币来购买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
7月初,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一项长期的货币互换协议永久生效,且协议金额从5,000亿元人民币扩大至8,000亿,人民币的本地供应得到进一步提振。该强化的互换协议将确保香港拥有充足的人民币流动性。
作为联通中国内地金融市场的桥梁,香港的另一项主要优势是其人力资本。在促进投资流入和流出中国大陆方面,香港拥有丰富的经验,世界上没有其他地方可与之相比。这种专业知识上的优势在香港金融服务业的各个领域中都显而易见——从投资银行到资产管理,以及法律和托管服务等。
沪港通、深港通和债券通的用户可以利用这个庞大的人才库来谋划和实现他们的跨境投资策略。随着新的准入计划、ETF互联互通以及互换通的推出,香港作为联通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主要桥梁的地位,将变得更加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