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香港的资本市场,最重要趋势之一是回港IPO(首次公开募股)数量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在香港进行第二次上市。今年以来,香港有5家企业实现了香港、纽约双重主要上市,而去年为3家,2020年则没有。
最近的例子是阿里巴巴集团。该公司最近获准将其在香港上市的普通股转换为主要上市1。该转换预计将在2022年底之前进行,这对香港资本市场来说将是一项重大发展,因为这表明中国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相信香港是一个融资和交易的理想选择。
回归中国
在过去一年完成双主上市的中国企业中,科技公司位居前列。电动汽车制造商小鹏汽车在 2021年夏季完成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紧随其后的是(金融科技软件公司)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和在线问答社区知乎。
回国上市的主要好处是可以接触到新的投资者群体—即那些现在能够在本地交易日买卖公司股票的亚洲投资者。虽然在香港进行主上市可能需要满足比二次上市更高的要求,需要更长的流程,但这可以使股票符合纳入沪港通、深港通的标准。这意味着来自中国大陆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沪/深港通的南向通道进行股票交易。
亚洲投资者不仅是上市公司的另一个流动性来源。例如,如果阿里巴巴被纳入沪/深港通,中国大陆庞大的投资者群体中的很大一部分将能首次投资这家科技巨头。这些投资者也将为中国公司带来与主要在纽约交易股票的海外投资者截然不同的投资视角。
抓住技术机遇
回港上市将一些全球最创新的企业带到了香港上市,增加了香港作为新经济企业上市地的吸引力,这些企业将为中国经济的下一波增长提供动力。香港金融发展局(FSDC)研究发现,2021 年在香港筹集的IPO(首次公开募股)资金中有73%来自科技、媒体和电信,以及医疗保健、生命科学和工业等领域的公司2。
香港应如何利用这个坚实的基础,在未来几年继续吸引科技公司?今年早些时候,香港金融发展局发布了一份白皮书《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加强香港的首次公开募股》3,就香港如何更好地满足科技公司的融资需求提出了几项切实可行的建议。
首先,必须认识到新经济公司需要大量的研发投资,从而导致更长的产品开发周期。也正因如此,目前许多寻求融资的科技公司,自身并没有投资者看重的强劲收入来源。
香港可以通过在上市制度中提供灵活性来解决这个问题,允许科技公司在其发展的早期阶段上市,但同时也保护投资者的权益。香港在另一个新经济领域(生物技术)有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吸引了一些公司。这个领域同样是发展周期长,收入和利润来的较慢。香港2018年推出的上市新规迅速使香港成为全球第二大生物技术企业上市地。
另一个问题与具有加权投票权 (WVR) 公司的IPO(首次公开募股)有关—WVR是科技公司一种流行的结构。上市规则规定,这些公司必须具有“创新性”。
一些银行和法律专业人士认为,这一要求是主观的,并带来不确定性,可能会阻碍公司(即使它们符合条件)寻求在港上市。必须更加明确怎样才算“创新”,这样才能让合适的企业在港上市,同时也能防止“加权投票权”结构四处泛滥。
对企业和投资者的益处
通过加强资本市场融资形式的多样性,香港将保持其在IPO(首次公开募股)方面的世界领先地位。公司将受益于多元化的投资者群体,包括国际机构及其在中国大陆的机构投资者,而来自世界各地的投资者将能够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中国新经济公司。通过抓住这些机会,香港将在日益科技驱动的世界中保持领先地位。
2 FSDC
3 ib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