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电池技术和自动驾驶汽车等新兴技术都是资本密集型领域,这些领域正在引起投资者日益浓厚的兴趣。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场在不断发展,以满足这些快节奏的新经济企业的筹资需求。
在香港,证券交易所运营者最近在上市规则中引入了一个新的章节,允许来自这些新特专科技领域的合格公司在港交所上市,从而增强了香港作为下一代企业筹集资金场所的竞争力和吸引力。
优化上市制度
3月底,香港交易所在其《上市规则》新增第18C章。 该新制度为「特专科技公司」提供新的上市途径。 「特专科技公司」指来自以下五大特专科技的公司:(1)新一代信息技术,(2)先进硬件和软件,(3)先进材料,(4)新能源及节能环保,以及(5)新食品和农业技术。 这些行业涵盖广泛的前沿领域。
为了将其产品推广至市场,特专科技公司通常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进行研发。 随着开发过程的推进,研发成本会不断增加,并可能超过私募股权投资者所能提供的资金。 因此,在公开市场上市有助这类公司筹集必要的资金,实现产品商业化。
香港交易所上市部主管伍洁镟表示:「现在,新的上市途径为特专科技公司提供了进入香港资本市场的机会,以支持他们的创新理念和业务增长,特别是对于那些总部设在大中华区的公司。 透过新上市机制,这些公司可以在香港信誉良好的监管框架下,在亚洲时区中,从熟悉他们的产品和服务的国际投资者处筹集资金。」
根据新规则,未盈利的创新公司,只要其市值不低于100亿港元便可申请上市。 对于收益在2.5亿港元或以上的公司,只要其市值不低于60亿港元便可申请上市。 对于投资者来说,第18C章为他们提供更广泛且具高潜在投资回报的投资选择,同时让他们接触到处于科技发展前沿的投资标的。
对于投资者来说,第18C章为他们提供更广泛且具高潜在投资回报的投资选择,同时让他们接触到处于技术进步前沿的投资标的。
同时,此次《上市规则》的修改,通过纳入保障措施和披露要求来应对特专科技公司可能带来的风险,从而保持香港证劵交易市场的质素和声誉。
伍女士进一步指:「我们的目标是维持一个透明、有序的证券交易市场。 这样既有利新公司的上市,也保障投资者的权益。」
第18C章新规则延续港交所自2018年起进行的一系列市场改革。 改革措施吸引了许多新经济公司在港上市,为香港交易所上市公司的产业结构带来根本性转变。
五年前,金融服务业公司占香港证劵交易市场总市值的29%,而资讯科技业公司占13%,由少数大型企业构成。
截至2023年4月底,随着香港新经济生态系统的蓬勃发展,情况已经大为不同。 资讯科技业公司现占总市值的26%,而金融服务业公司则占19%。 房地产板块亦变得较不突出,医疗保健业公司的占比则从近乎零升至9%。
这些巨大变化正是2018年4月推出的三个《上市规则》新章节带来的结果:第18A章适用于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第8A章适用于不同投票权发行人,而第19C章适用于海外发行人第二上市。 自改革实施以来,共有260家新经济公司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共集资逾9,165亿港元(1,175亿美元)1。 此外,香港已成为全球其中一个最大的生物科技集资中心。
为积极回应不断变化的上市需求,香港一直就其资本市场进行改革,第18C章就是最新的举措。 伍女士表示:「我们将不断检视我们的上市平台,确保香港对所有类型的优质公司保持吸引力。」
[1] 數據截至 2023 年 3 月底